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牡丹江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栏>优秀教师事迹(师德宣讲视频)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丛文同志先进事迹

日期:2020-12-10 17:00 来源:教师工作科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岁月无问西东,担当自成芳华
——丛文同志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成长于教育教学一线的业务型干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始终树立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工作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积累了丰厚的专业知识,历练了扎实的业务素养。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己任,构建工作内涵机制,创新研培模式,确保在更高起点上履行工作职能,助力牡丹江市基础教育改革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在工作中,牢记共产党员使命责任,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做出了积极努力,带领部门人员积极组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心理咨询专家团队,创新工作模式,整合教育力量,为广大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心理支持援助和辅导,并开展线上三级专业培训,多途径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培训覆盖六县市四城区,参训人员近4万人;通过教育电视台、牡丹江教育网、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微信群等线上方式推送专题讲座、微视频、微音频资料;制订《牡丹江市疫情防控期间考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预案》及师生常见心理问题解答,为有效缓解我市中高考考生因疫情引发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开展的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为疫情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基础。
  为指导全市教师开展好“线上教学”,积极为基层学校校长和教师筛选推送国家、省级优质培训课程100余节,短期内实现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并带领部门,因需施训,迅速研制推送多节线上微培训课程,进一步为教师线上教学答疑解惑;并带头对14000余名教师做了“停课不停学,我们在行动”的线上培训,使教师明晰了线上教学的思路和工作要求,为“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指导组建了线上教学团队,组织一线骨干教师居家录课,教研员线上研课、审课,确保牡丹江地区中小学生线上教学的质量,组织录制推送1238节高质量的网课内容,涵盖学科教学、心理健康、红色思政类课程,并开展在线答疑,确保复学复课后教学的有效衔接。
  心怀对事业的忠诚热爱,以高度的责任和使命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敢于担当。2019年4月至11月期间,我受命代理教研院整体工作。面对遗留问题,积极研究政策法规,协调民政、司法、发改、网信等多个部门,制定完善系列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完成了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平稳剥离,充分保证了1300余名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稳定,教育教学管理的有序推进,社会反响良好。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认可;代理工作期间,迅速控制舆情,解决信访老大难问题,过渡期,教研院教师队伍稳定,各项工作良好推进,市委巡视组和市教育局领导多次深入巡视指导工作,对教研院工作给予肯定。
  工作多年以来,凭借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努力破解教育教学难题。带领团队深入开展“学本式成长教育”本土课题实践研究,有力推动牡丹江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促进教师素养提升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本式成长教育”实践研究连续三年被列为市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并被确定为省级资助项目;在艺术与体育学科中考改革中,带领团队大胆创新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成为省内各地市的先行者;大胆探索混合式研修模式,在牡丹江地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及名优教师校长培养上,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探寻出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新策略;筹备、启动、实施全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被确定为省级询导专家,并受教育厅委托,就该项目对全省各地市方案设计进行询导,并代表专家组对省内 13个地市做专题辅导;研制《牡丹江市新时代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3年)》,被教育局确定为牡丹江市2万余名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主要荣誉]省教育厅聘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工作组专家;教育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审专家;市级五一劳动奖章;市级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津贴;市级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多次获市局级嘉奖;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多次获市局级优秀研培工作者、优秀组织者、优秀指导教师荣誉;在牡丹江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中多次获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管理员。
  在“国培”“省培”项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疫情防控线上教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市级班主任工作年会、送研培下基层活动、院本研修专题培训中多次做专题辅导讲座,效果良好。
  受教育厅委派,负责撰写《加强黑龙江省市级教育发展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建设意见》;《牡丹江市中小学(幼儿)文明素质教育读本》(共四册)出版发行,任副主编;《从语文教学出发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诗词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中的巧妙应用》《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学本式成长教育”实践背景下尊重学生本体的做法初探》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构建“学本式成长教育”的实践研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素质养成影响的研究》《高中新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构建牡丹江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研究》任主持人,结题;《以学为本的精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获省教育规划办重点课题资助项目,在研中;黑龙江省基础教育2016年度教研工作项目重点项目负责人;牡丹江市思政慕课教学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奖;在牡丹江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亲子心理健康教育及素养提升》项目中,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多篇论文获省市优秀科研成果。主要兼职: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黑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精准教学研究院团队成员。
  岁月无问西东,担当自成芳华。今后将要进一步以务实创新的品格执着于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教师工作科

撰稿:

校对:

一审:

二审:

三审: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