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牡丹江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栏>优秀教师事迹(师德宣讲视频)

宁安市第一中学王莹事迹

日期:2020-12-10 16:46 来源:教师工作科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用真心浇灌良田 以勤奋守望收获
宁安市第一中学 王莹
  王莹,女,生于1978年7月30日,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 2000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宁安市第一中学的化学教师。夸美纽斯说过:“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正是这句至理名言,激发了她选取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始终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我,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加工作 20年来,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工作中曾被评为黑龙江省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龙江骨干教师”、牡丹江市级优秀教师、“名优工程”骨干教师、课题研究先进实验教师,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她所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深受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一、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工作中她本着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孩子不把学习当成负担,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家长和她一齐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
  1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以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至高无上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她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我,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种师表形象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那一年新生入学,报到以后就开始发教材,当她再次走进教室,教室里乱糟糟的,讲台上甚至无处下脚。当时,她没有大声训学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用手把废弃的包装拢起来。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做的,她都会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她坚决不做。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二、用恒心刻苦钻研业务
  抓好班级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的是钻研业务。在教学中,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精益求精。在课余时光总是不断地学习,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在多年的锤炼当中,她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学校勇挑重担的骨干教师,并多次在师德师风和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以生为本,着眼长远。因为有爱,同学们总是喜欢上她的课,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她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她工作作风向来就是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她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她深深地明白:教育工作职责重大。因此,她从来没有把教师简单地当作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自我毕生追求的事业做全身心的投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这些年来,她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成为省、市级化学学科骨干教师。但她始终铭记:教育是国之根本,不是敛财的工具。她虽然在地区内小有名气,但从不办班补课,始终立足课堂,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学生有困难,她总能及时地掌握情况并给予切实的帮助:生病的学生,她亲自去探望;缺课的学生,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补习功课;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捐款救助;学生考试落后或下降,她把一句句名言警句写在卡片上鼓励学生......多年来,无数次这样的师生交往,使她学会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温暖与关怀送给所有学生。每个学生,都让他们积极向上,攀到各自所能达到的最高峰。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王莹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名言的真实内涵。 她工作勤恳、扎实、一丝不苟,教科研成绩十分突出,并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水污染的调查与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
  三、用责任心追求卓越
  2017年,又一次送走高三毕业班后,学校决定任命王莹同志为新学年的年级主任,这对于她来说,既是一份责任,亦是一次挑战。20载严寒酷暑,风雨无阻,是伟大神圣的师爱给了她超越的勇气,是追求卓越的激情给了她强大的动力。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回家,成了她工作的常态。
  王莹同志的爱人在牡丹江医院工作,也是骨干,常常因为有紧急病患而几天不能回家。他们的儿子刚上小学,就要完全自立,独自经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和她工作在一起的老师都知道,每天早晨6:10,她都要给孩子打个电话,为了叫他起床,然后嘱咐孩子吃早餐。孩子还小,难免放下电话又睡个回笼觉,吃不上早饭、上学迟到,接到孩子班主任电话的时候,大家看到她默默走出办公室,瘦弱的身影是那样无助。
  2010至2014年连续四年的封闭班班主任工作使得她的健康状况严重下降,经常性眩晕、心慌,医生建议她休息一段时间,可面对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她放心不下班级里的学生,始终坚持上班。一天中午学年领导接到电话,反映她晕倒在路边,过了很久才醒来,刚好被单位同事看到,联系到了学年领导一起把她送回家。下午她感觉自己能够起床了,又返回她熟悉的校园,来到学生们中间,因为她知道班级的学生们需要她。
  2020年高考期间,因为抗疫保学,长期劳累,“好女不过百”的她又瘦了许多。医生要求她静养休息一周,但为了不影响自己学生备考,她始终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她认为表率就是最好的管理,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身为学年主任的她,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和老师们作出榜样,要始终与自己的战友和学生在一起。
  她留给自己和亲人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但是当看到学生和家长圆梦后灿烂的笑容时,她知道自己的工作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她的付出非常值得。她真心的爱着他的工作,做她所爱,无怨无悔。
  2020年的高考也的确没有让她失望:杨超博同学考出了700分的好成绩,学年670分以上人数4人,600分以上人数42人,最高分及600分以上人数均居牡丹江外市县榜首,重本、普本上线率较上一年均有提升。
  “夙兴夜寐才能问心无愧,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如今,王莹又迎来了新的学年,既要任课,又要当班主任,还要负责年级的工作,身兼数职,重担在肩,她更是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工作常态,把兢兢业业、殚精竭虑贯穿教育始终。回首昨天,青春已经不在;展望明天,天下桃李满园。20年来,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承载了王莹同志太多的喜怒哀乐,虽然她把青春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但是从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她会更加执着地努力,立足于这由智慧、情感、信念、理想融汇成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

来源:教师工作科

撰稿:

校对:

一审:

二审:

三审: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