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实验中学李红个人事迹
胸藏文墨织日月,大爱无言育师魂。自扎根教坛的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当成了一棵树,守护着所有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园芳。数千名毕业生称她为“影响我一生的人”,家长感恩她“不仅改变了孩子的命运,更改变了无数的家庭”。毕业数十载仍被他们铭记在心的一件件小事,展现着一名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极致追求,和一位灵魂雕刻家的炙热情怀。她就是深受学生爱戴和社会尊敬的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师德楷模、十佳女职工、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优工程专家型教师——李红。
一、开学第一课,做事先做人
她坚信,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快,而人品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几十年来,无数优异的毕业生,用自己的人生轨迹诠释着她独特的教育理念。做事先做人,育人先育德。以爱为桥,倾心教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她独创的“开学第一课“,成为每一个“致远”学子最温暖的记忆。孩子们不仅将“感恩、明志、尚美、笃行”的班训内化于心,更把良好的道德修养外化于行——不但在校园中双手递物、轻声慢步,更是在生活中带动家长一起遵守交通信号灯、随手捡拾垃圾。
师德引领生德,生德带动家德。致远班的家庭,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最美的名片。甚至有学生到台湾旅游时,因为出众而得体的言谈举止,被当地商家称为“最美大陆中学生。”她所带过的每一个班级都无可争议地成为学校最优秀的集体,形成了独特的“李红效应”。很多授课教师都评价:“致远班的孩子们,纯真善良,眼里有光。”这群关注社会、心系祖国、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孩子们,在步入大学校园时,很多人义无反顾地选择去振兴国家的基础科学、投身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因为他们明白“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二、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虽然实验中学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优秀生源相对有限,但她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又拥有无尽的力量。他们值得自己全身心的呵护。因此,她从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追寻人生梦想的勇气和实力。她坚持人本管理,公正平等,让孩子们在团结、进取的氛围中砥砺前行。“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这是每一个进入致远班的孩子记住的第一句话,也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她相信人的眼界有多广,未来的路就有多宽。为了让这群原本生活在闭塞环境里的孩子们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她亲自带着孩子们拜访丹江清华园,徜徉于师范学院的文字馆、生物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孩子们认真地记下笔记,也在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她就这样一点点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建立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慈母般的耐心引导,见证了一个个少年的破茧成蝶。如今,她的学生们纷纷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众多名校。
三、倾心尽力,大爱无言
多年来,她倾尽心力,身兼数职,以校为家,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认真批阅整个班级的日记,与学生做心灵的交流,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清晰地记得她暖心的叮咛。她把所有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为家庭困难的孩子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为父母早逝的孩子充当起爸妈,为学困生耐心答疑解惑,带进步的孩子去书店挑选喜爱的书籍作为奖励。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寒暑假,她都会定时出现在家校携手的微信平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探讨互动。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为了确保能及时回到工作岗位,原本去海外照顾生病女儿的她,更改行程、历经几十个小时的周折提前返回家中。因为她一只牵挂着几十个备战中考的孩子。隔屏不隔爱,她通过钉钉、微信视频、电话等让孩子们感受到真切的关心,敏锐地察觉孩子的情绪波动并及时进行疏导和干预。对于班级中两个医护人员的子女,她更是确保经常单独沟通,并通过写作交流,帮助孩子减压;同时,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集体活动:开学第一课、雷锋日的抗疫精神主题班会、线上茶话会等,并在上巳节、清明节时组织学生撰稿并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在刚刚过去的中考中,一半致远学子升入丹江清华园牡丹江一中。
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是一份雕刻灵魂的艺术。在成为雕刻家的路上,李红老师不断地开拓创新,探索出众多成果斐然的教学和育人方法。她首创了“卓越教育”、“奇迹教育”,成为实验中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更是多次到全国各地进行课改培训工作和示范课展示。她曾先后来到上海市建平中学、西安等地参加体验式培训,并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每日古今经典诵读、日记马拉松、课前演讲、主体课堂、民主管理、实践育人等教育创新,受到了众多同行的欢迎和好评,致远班的每日两千米长跑,更是让众多教师深受震撼。她为全市教师做培训讲座,在课改现场会上出课,引发共鸣,广受赞誉;她著文立说,成果颇丰,屡屡获奖;名师面对面、中央电教馆“优课教研活动”、名师讲堂等更是彰显了她的教育风采;她指导的学生在市演讲、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她指导的青年教师也成长卓然,实验中学参与全市录课的语文教师数量多、课节多、质量高,得到教研员的高度赞誉。她更是曾荣获了全国百佳语文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聘为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担当市课堂教学竞赛、一师一优课专家评委等。
教育是一份事业,更是她毕生的信仰。三十二个春秋冬夏、斗转星移,青春洋溢的“红姐姐”变成了和蔼可亲的“红妈妈”。岁月斑驳了她的双鬓,时光也刻下浅浅的皱纹,而三尺讲台之上,她的双眸愈加炙热。对学生真诚,对工作认真,对家长负责。她说:“面对孩子们,我希望自己无愧、无憾、无怨、无悔,有梦、有感、有得、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