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牡丹江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栏>优秀教师事迹(师德宣讲视频)

牡丹江市井冈山小学陈广香事迹

日期:2020-12-10 16:54 来源:教师工作科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执守为师初心 打磨精彩人生
  陈广香,从1994年到2020年,她已经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奔忙了整整26个春秋。26年,她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倾情从教,成为务实肯干的行家里手、教育科研的时代先锋、传递正能量的老黄牛。她是那个永远不退伍的骨干教师,全国的论坛展示、全省的大赛讲台、全市的各项展演都留有她精彩的瞬间。
  由于她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先后被评为牡丹江市优秀教师标兵,牡丹江市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劳动模范,牡丹江市巾帼园丁,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一.刻苦钻研 推陈出新 当好良师
  在新生力量补充不足、职业倦怠冲击整个教育行业的今天,事业心极强的她,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要求自己不许懈怠、勤奋努力。26年的课堂实践,她研究总结的六项科研成果作为学校的经验在现场会上交流;她整理的好做法、巧方法、小妙招,在全校进行推广;全市的“学本式成长教育”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中,她的案例“拆连补换古诗词教学法”、阅读教学的“瘦文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
  教学中,她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把最前沿的教学方法落实到学生身上,在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上肯下力气。她的每一节全市公开课都堪称精品:《伯牙绝弦》,文脉情脉融为一体,讲得深情感人,知识点、能力点处理得恰到好处;《介绍外国风光》,课堂的主动权完全属于学生,她灵动的点拨和巧妙的资料整合设计,让整节课都回味无穷;《<二泉映月>的诞生》的恰当引导、《黄继光》的抓重点词语感悟的设计、《古诗四首》的学法运用等等都让同行津津乐道。她组织、撰稿的“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视频,在国家“优课教研专题”中全网播放。她撰稿组织的黑龙江省网络教研,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可以说,每一节课,每一次论坛,都倾注了陈老师全部的精力。如今,她以教材为载体,以生活为大课堂,帮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扎根一线  传递正能量  当好园丁
  当了半辈子的小学教师,陈老师只用心地做了两件事:第一,用有温度的教育方式爱不同程度的孩子,记录孩子成长的快乐;第二,用孩子的视角讲好每一堂课,记录师生行走的收获。说到爱学生,没有人能知道陈老师的备忘录里到底记录了多少个特殊的孩子……
  不放弃任何一个特殊的孩子是陈老师的为师原则。调皮捣蛋的张波为了赌气和双胞胎哥哥动起了菜刀,她又是拉架又是劝导,折腾了5个多小时,可算解开了孩子心中的疙瘩;身患肺癌的家长,在生命弥留之际把女儿关小欣托付给她,直到七天后孩子的妈妈从长春回来;一个家长把患有癫痫病的女儿托她照顾,孩子没有遍数地呕吐、抽风、挂急诊,她从没嫌弃过;毕业两年的高松陷入了早恋,不能自拔,陈老师参与调解,把一场大男孩之间的争斗消灭在萌芽中……
  陈老师喜欢在日常工作的单调性、重复性、事务性中寻找突破口,赋予教书育人以新意,赋予司空见惯的班级管理有情怀。这一件件小事,就是她当园丁的责任所在!
  三.无私奉献  率先垂范  当好益友
  陈老师心地善良有口皆碑,她接过的每一个班级,她的儿子都会认识几个和他一同享受母爱的兄弟姊妹。内向、怪癖的徐元少言寡语,了解他的家庭困境后,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陈老师以攒零花钱资助学困生的名义,每天捐出一点零花钱,在她的带动下全体同学自发地加入到节省零用钱的行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资助下徐元顺利地升入了初中,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大帅哥。此后的每一年,但凡在她班出现的贫困生,她都能够真诚地帮助他们。前些年的杨浩、刘超,现如今,一个没有家,没有妈妈,只能住在小饭桌里的李永源是家中的常客,家中的旧衣物或者是儿子没上身的新衣服都送给了李永源父子。陈老师还经常把他带回家做顿好吃的,哪怕是买几个馅饼,李永源都吃得津津有味……越是特殊的孩子越是需要陈老师这样家人般的关爱,她愿做这些特殊孩子的妈妈和朋友。
  四.抗疫有我用心丈量  责任担当
  特殊的2020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陈广香作为老共产党员,她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不畏困难、不惧危险,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社区值岗抗疫任务,成为这支抗疫大军中最最普通的一员。她和校长说:“我虽然不再年轻,身体也不算太好,但是我家里没有负担,给我安排工作吧!”她是这么诚恳地说的,也是这么真诚地做的。对出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管理;微笑地提醒出入人员佩戴口罩;协助社区进行文字、材料、数据统计上报工作。虽然站在零下20几度的室外,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平时最不抗冻的她,却从没说困道难,说冷道寒。她每天乐乐呵呵地重复着简单的工作,体会着做志愿者独有的快乐!
  三月份开始,她每天花费八个小时听课、梳理知识点、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关注医护人员子女学习进度,还利用自己的 休息时间参加信息录入、电话回访等社区任务……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困难面前能站得出、守得住、敢担当。
  26年,陈老师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忙碌地度过,这些小事就是她的工作,就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来源:教师工作科

撰稿:

校对:

一审:

二审:

三审: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