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学前教育法普法专栏>畅谈体会

海林市幼儿教育中心:以法为基 循规善育——《学前教育法》引领下的育人实践与思考

日期:2025-05-30 14:55 来源:海林市幼教中心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学前教育法》的出台,恰似一束穿透教育迷雾的璀璨光芒,照亮学前教育发展之路,成为指引园所前行与教育实践的行动纲领。在“学前有法,善育有规”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映照下,作为副园长,我愈发明白,法律绝非冰冷的条文,它的生命力在实施中蓬勃生长,其价值悄然浸润于日常教育的每一处细节,温柔而坚定地守护着童年的纯真与成长的可能。

一、以法为纲,筑牢园所管理根基

《学前教育法》犹如一部精密的导航仪,清晰勾勒出政府、幼儿园、家庭等多方主体的责任边界,为园所规范化管理搭建起稳固的基石。在日常工作的运转中,我们以法律条文为骨架,精心编织园所管理的网络,对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培训体系和家园共育机制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完善。

安全,是守护童年最坚实的壁垒。依据法律对安全责任的细致划分,我们构建起“三级安全巡检制度”,如同给园所装上了层层防护网。每日清晨,保育员化身“安全小卫士”,对园内设施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自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螺丝的松动、一处角落的隐患;每周,后勤主任带着专业的眼光和严谨的态度,开展专项检查,为园所安全进行深度“体检”;每月,家长代表受邀参与交叉巡检,家校携手共筑安全防线。这种环环相扣的巡检机制,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为孩子们营造出安心无忧的成长环境。

法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条款,似春日的甘霖,滋养着教师成长的沃土。我们顺势优化教师培训方案,采用“法律知识专题研修+教学实践案例研讨”的双轮驱动模式。在专题研修中,教师们深入研读法律条文,领会其精神内核;在案例研讨时,大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将法律规范转化为富有温度的教育行为。通过这样的培训,教师们依法执教的能力不断提升,在教育过程中既能以爱育人,又能严守法律边界,让教育既有情感的温度,又有规则的力度。

二、循规善教,让规则教育融入日常

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时光里,《学前教育法》倡导的“科学保教”理念,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指明方向。我们告别了传统生硬的说教式规则灌输,转而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将规则教育编织进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让规则如同春日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在小班“整理小达人”活动里,教师以法律“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为指引,创设了充满趣味的“玩具回家”情景游戏。活动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奇妙的玩具王国,孩子们化身“玩具管理员”,根据玩具的类型、颜色、大小,将它们分类归位。在游戏过程中,大家共同讨论、制定“玩具使用公约”,从如何轻拿轻放到怎样有序归还,每一条规则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与参与。这种自主参与的体验,让幼儿在欢声笑语中理解了规则的意义,逐步培养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幼儿间的冲突,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插曲。而《学前教育法》为我们提供了化解冲突的科学范式。在一次阳光明媚的户外活动中,两名幼儿因争抢滑梯发生争执,小脸涨得通红,声音越来越高。教师没有急于介入充当“裁判”,而是选择退后一步,耐心引导双方用“你说我听”的方式,轮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在倾听与诉说中,孩子们渐渐冷静下来,最终协商出“轮流玩”的解决方案。这种基于法律精神的教育实践,尊重了幼儿的人格尊严,给予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冲突中学会沟通、合作与妥协,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协同共育,让法律精神延伸至家庭

《学前教育法》对家园协同育人的重视,让我们深知幼儿园不仅是幼儿成长的乐园,更是家长理解法律、践行科学育儿的重要平台。我们积极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通过“家长法治课堂”“亲子规则共创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法律中的核心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家庭教育指南,让法律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在“家庭公约设计”活动中,一个个温馨的家庭化身为规则的创造者。家长与孩子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作息规律、家务分担、文明用语等家庭规则。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规则,家长们则用文字将其整理成文,一份份个性化的家庭公约诞生了。随后,通过打卡记录、家庭会议等形式,对公约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与调整。这种亲子共同参与的方式,让家庭规则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成效,法律精神也在家庭的日常互动中落地生根,成为家庭教育的坚实支撑。

四、反思与展望:以法治之力护航童年

《学前教育法》的实施,如同一场深刻的教育觉醒,让我深刻领悟到:学前教育的规范化与人性化并非对立的两端,而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整体。法律为园所发展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底线,保障教育的公平与安全;同时,也为教育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我们探索多样化的育人方式。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以法律为依托,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探索更多元的育人路径。我们计划开发法治启蒙微课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动画等形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建立幼儿权益保护机制,全方位守护每一位孩子的合法权益。我们坚信,在法律的守护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规则的怀抱中,自由而有序地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法律则是系好这粒扣子的坚实纽带。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始终以《学前教育法》为指引,在规范中坚守教育初心,在实践中传递法治温度。用爱与责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一个童年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绚丽绽放。

来源:海林市幼教中心

撰稿:徐佩珊

校对:邵文雅

一审:马显英

二审:徐佩珊

三审:关锐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