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幼儿教育中心郭欢
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它带给儿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还是其迈向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化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它紧密联动着家庭、社区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条交织的纽带形成合力。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幼教中心成立“暖心家庭教育工作团队”以书记、园长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教学园长、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保教副主任为团队负责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制度与具体实施方案,带领教师团队科学有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研究,通过多样化家园共育活动,推动“家、园、社”三位一体共育工作实效开展,促进儿童生活化发展。
一、幼儿园主体引导,创设优越的生活化教育环境
幼儿园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营造温馨、自主、愉悦的生活化环境,幼儿以稳定、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幼儿园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幼儿园创设生活化园本课程,以幼教中心园本课程特色中的“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娃娃党课”为载体,抓好儿童生活化课程的主线,把儿童劳动实践体验馆、快乐小厨房、户外农家院、娃娃家、沙水池、山坡草场等游戏场地,作为儿童生活化学习的重要场所。坚持儿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发展其内在潜力,支持儿童探索发现的深度学习,获得更多有益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同时,幼儿园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家园亲子开放日活动,如:母亲节活动——送给妈妈的串珠项链、端午节——端午安康做香囊、丰收农家院——七月采摘节等丰富多彩的亲子主题活动等,带动家庭与幼儿园共同联动,为幼儿生活化学习创设更多的机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其有益于终身发展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品质。同时也让家长们更加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幼儿做生活的小主人。
二、家庭深度参与,紧密配合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幼教中心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搭建多元化的家园沟通平台、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观念同幼儿园保持一致,推进家园教育行动的双频同步。如: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幼儿园积极倾听家长心声,邀请家长们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发展中,为儿童积极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培训活动以“积极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有效预防儿童近视发生”“幼小科学衔接、家园校三方联合论坛”等多维度交流内容,使家长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重点,做好科学育儿的合作者;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开展家长客座教师活动,邀请具有职业特点的家长,如警察、医生、建筑师、厨师、茶艺师、烘焙师等,走进课堂让儿童获得更多的生活化经验。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日,借助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开展“欢欢喜喜迎新年亲子大联欢”、“浓情中秋亲子猜灯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开展亲子社会实践活动,大手拉小手“走进中兴水稻田——我是插秧小能手”“非遗传承经典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等,实现家园强强联手促进儿童生活化发展。
三、社区资源融合,拓宽幼儿生活化教育视野
幼儿园积极联动社区资源,与周边社区建立紧密联系,挖掘社区文化优势、地理优势、城市特色优势,精准教育生活化课程定位,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如:幼儿园同社区里的城市文化展馆建立联谊共建单位,定期组织幼儿、家长走进解放路百年老街城市纪念馆,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历史人物、风俗人情、重大事迹等,激发幼儿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美好情感。幼儿园成立了以“幼儿、家长、教师志愿者”三级宣传梯队的城市文化宣讲团,定期参与到展馆文化宣讲活动中,为外地游客和市民进行公益宣讲,培养幼儿讲好家乡故事、宣传家乡品牌,做好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同时,还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图书馆、消防站、公园等场所,了解并体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邀请社区内的医生、警察、环保工作者等进行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此外,幼儿园还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四、三位一体成效显著,儿童生活化成长显着提升
“家、园、社”三位一体的实效共育模式在幼儿园得到了有效落实,儿童在生活化环境中展现出更加活跃的学习兴趣和更全面的发展潜能。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在体验中成长,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自主进餐、根据气温的变换增减衣物,在劳动中学会自我服务的同时,还积极主动为同伴、长辈服务,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秀在品质培养,更让幼儿形成了独立、自信、勇敢的品格,建立了初步的社会规则意识,真正实现了从“幼儿园的小课堂”到“生活的大课堂”的自然对接,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针对幼儿入学适应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后积极的情绪、良好在师生关系、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小学班主任教师的高度评价。
儿童生活化发展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区的携手共育,“家、园、社”三位一体的实效共育对于推进儿童生活化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学前教育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